三国乱世里,关羽若做到这三点,定可保荆州不失
关羽自黄巾以来,纵横天下三十余年,磨练了坚韧不拔的意志。可惜在水淹七军,逼降于禁,阵斩庞德,威震华夏后,遭受孙权暗算,失去荆州,败走麦城,最后身死临沮。这一落千丈的境遇,让后人扼腕叹息不已。
在分析了关羽败亡的因果后,关羽如何做,才能够不会丢失荆州呢?一世英名也就不会受到损害?其实只要关羽做到以下几点,就可以保住荆州不失。
结交孙权。
(资料图片)
孙权作为一世英豪,江东之主,拥军十几万,在当时的割据势力中,仅次于曹操。而关羽作为孙权的近邻,搞好和孙权的关系至关重要,而这点关羽做得非常不好。
而孙权为了搞好和关羽之间的关系,本打算和关羽联姻,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,结果被关羽痛骂道:“虎女焉能嫁犬子”,当着诸葛瑾的面这样痛骂孙权,对于孙权来说,确实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,但是慑于关羽的威风,孙权暂时咽下这口气罢了。
在关羽攻打樊城后,苦于兵力不足,多次敦促孙权发兵协助,但是孙权故意拖延,此举惹得关羽勃然大怒,骂道:“你怎么敢这样?等到我攻下樊城,看我能不能灭了你?”一代枭雄居然在这个关键时刻,如此意气用事,说出过激的话来。同时也让孙权明显感觉,关羽在轻视自己,加深了孙权的怨恨。
关羽水淹七军后,于禁投降,其部下三万人马全部归降关羽,而关羽不忍加害,将全部降军送去江陵关押。由于军粮消耗太大,关羽在没有取得孙权的同意下,擅自派人夺取湘关的粮草,此举严重损害了孙权的利益,直接导致孙权下定决心偷袭荆州。
关羽轻君子体恤士卒的性格,也许觉得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,并非草根出身吧,导致关羽对孙权非常的轻视。而关羽的恶劣态度,也直接导致了孙权对关羽的仇恨,引发了两者之间的激烈的冲突。
孙权的动向
孙刘联盟一直都是鲁肃倡导的,在他在世的时候,一直坚持这个原则。并且多次劝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,以协助刘备扩充实力,对抗曹操。而鲁肃去世后,新上任的吕蒙却极力主张夺回荆州。
孙权战略的转变,关羽也是一无所知,不能够及时了解新任统帅吕蒙的特点,而且在南郡被吕蒙偷袭后,关羽还心存幻想,派遣使者去和吕蒙沟通,结果被吕蒙利用,导致军心涣散,士卒离心,结果三万人马,全部溃散。
由于关羽对孙权的轻视,也导致关羽不愿意了解孙权的战略动向,在关键时刻,无法了解孙权的行动,不能合理安排自己下一步的行动,处处受制于孙权,最后灭亡。
同僚关系
麋芳作为刘备的小舅子,也是关羽的部下,但是关羽看不起他,时常言语上欺辱麋芳,导致麋芳在关羽的属下怨气非常大。而对于傅士仁,由于能力平庸,更被关羽看不起,时常被关羽辱骂,因此他对关羽怨气同样非常大。
关羽出征樊城,让麋芳驻守江陵,傅士仁屯兵公安,同时还委派他们筹集粮草,但是由于粮草不济,多次遭到关羽威胁,甚至说道:“攻克樊城,回去后,一定会好好治你们的罪!”
麋芳和傅士仁非常忧惧关羽的惩罚,在虞翻的劝说下,投降了孙权,直接导致了荆州防线全部坍塌,这也是导致关羽败亡的直接原因。
关羽在处理麋芳和傅士仁关系上,完全是一团糟。不能够处理好与这些同僚之间的关系。在关键的时候,还给他们安排关键岗位,从而为自己, 在关键的时候,埋下祸患。
战术止损
关羽水淹七军之后,声望达到了顶点,同时埋下了更大的危机。三万于禁降军的安置,消耗了关羽一半的粮草以及很大一部分精力。
而曹操绵绵不断的援军,也导致樊城守军实力不断增长,而樊城作为曹操的战略要地,曹操绝对是不会放弃。单凭关羽的三万人马无法攻克这座战略要地,即使费力攻下了樊城,以关羽的兵力,也是无法固守,因此在这点上,关羽产生了严重的战术上的短视,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代价。
此时的关羽,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战术止损,水淹七军后,带着于禁降军回到荆州,这样不仅能够威慑孙权,同样也会牢牢控制荆州,那么荆州有关羽的亲自坐镇,孙权也是不敢染指的。
作为一代枭雄关羽,由于本身的性格原因以及个人素质方面的原因,不能够很好的审时度势,处理好与强邻孙权的关系,以及同僚的关系,在战争的后期,也不能及时战术止损,最后功败垂成,不免让后人叹息。